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在公共建筑的应用 从2020年开始,公共建筑内的空气质量状况日益严峻,亟需改善公共建筑新风系统的运行……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在公共建筑的应用
发布者:精讯畅通上传时间:2022 年 10 月 18 日
背景

从2020年开始,公共建筑内的空气质量状况日益严峻,亟需改善公共建筑新风系统的运行水平。通过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并对监测数据发布,反馈、敦促建筑通风系统的运行维护,是让公共建筑健康运营的有效手段。通过动态监测和公告,强化社会监督,规范公共建筑业主单位进行新风系统运行管理,切实提高建筑室内空气质量。

近期出台的《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新增强制性条文,第8.4.3 条规定,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场所应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并应在建筑主要出入口和各楼层实时公告监测数据。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应用场合

(1)各类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主要指同一时间内聚集人数超过50人的公共活动场所的建筑。如宾馆、饭店,商场、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展览馆的展览厅,证券交易厅,公共娱乐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集体宿舍,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等。

(2)非人员密集但对室内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公共建筑

主要指同一时间内聚集人数不超过50但应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的场所,如人数不超过50的教室、幼儿园、养老院、医院诊室、医院病房、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地下停车场。其他有监测室内空气质量需求的建筑场所指业主有意愿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的场所,如高档酒店、高级写字楼、住宅等。

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架构

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通过以太网作为网络传输介质,以监测中心为核心,实现对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的网络化监管。从底层逐级向上可分为现场机、传输网络和监测中心三个层次。监测中心通过传输网络与现场机进行通讯,现场有一套或多套在线监测仪器仪表连接到独立的数据采集传输仪,监测中心通过传输网络与数据采集仪进行通讯,系统具备智能化、网络化、开放性、高稳定性等优势。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独立于建筑内部其它网络,可采用4G/WIFI等多种网络形式进行独立组网,管理员可通过互联网实现对其空气质量信息的查询、统计和上报等。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一般分为三层:管理层、网络层和现场层。

(1)管理层

管理层针对管理人员,属于系统的最上层部分。主要由系统软件和必要的硬件设备,如服务器、防火墙、不间断电源等组成。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软件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对采集的现场各类数据信息计算、分析与处理,并以图形、数显等方式反映能耗情况。

(2)网络层

网络层主要是由智能环境数采仪和总线网络组成。该层是数据信息交换的桥梁,实现现场仪表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与中心服务器的通讯等工作。

智能环境数采仪是实现对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的核心采集设备,向上通过以太网协议连接监测中心,向下通过工业总线协议连接末端控制量传感器。

(3)现场层

现场层是主要由包括可吸入颗粒物 (PM10)、细颗粒物(PM2.5)、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甲醛、二氧化碳(CO2)、温度、相对湿度、一氧化碳(CO)在内的各类末端空气质量变送器组成。变送器通过现场工业总线连接,汇聚至智能数据采集仪向监测中心实时上传的室内空气质量数据。

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