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赤潮形成因素 海洋污染: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膨胀,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地……
夏季赤潮形成因素
发布者:精讯畅通上传时间:2021 年 7 月 12 日

海洋污染: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膨胀,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地表径流将大量陆源污染物排入海洋,海洋受到严重污染,导致海洋富营养化。 海水中大量氮、磷、微量元素和有机营养物质的增加,为赤潮生物的快速生长繁殖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

海水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20℃~30℃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 科学家发现,一周内水温突然升高超过 2°C 是赤潮发生的前兆。 海水的化学因素,如盐度的变化,也是生物因素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 盐度为26%~37%。 范围内很可能发生赤潮,但当海水盐度为15%~21.6%时,很容易形成温跃层和盐层。 温跃层和盐层的存在为赤潮生物的聚集提供了条件,容易诱发赤潮。 由于海域径流、五井洋流、水团或洋流的汇流,使海底层的养分上升到水体层,造成近岸海域高度富营养化。 营养盐分含量急剧上升,导致硅藻大量繁殖。 这些硅藻的过度生长,尤其是骨条状硅藻的密集,往往会引起赤潮。 硅藻为夜光藻提供了丰富的诱饵,促使夜光藻快速增殖,进而形成粉红色的夜间藻类赤潮。 2009年5月秦皇岛扇贝养殖区大面积赤潮就属于这一类。 监测数据显示,发生赤潮时,多为干旱少雨、天气炎热、水温高、风弱或水流缓慢。有调查显示,赤潮海域COD、总氮、总磷等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非赤潮海域。

实验室水质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