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对近海养殖的危害 什么是近海养殖? 近海水产养殖是指在近岸浅水区域,利用多种养殖方式如虾池、……
赤潮对近海养殖的危害
发布者:精讯畅通上传时间:2021 年 7 月 12 日

什么是近海养殖?

近海水产养殖是指在近岸浅水区域,利用多种养殖方式如虾池、网箱、浮筏、定置网具等进行的各种形式和水平的养殖活动。

危害:

首先,近海养殖是直接在海洋内进行水产养殖活动。海洋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 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当赤潮发生时,由于赤潮生物的异常爆炸性增殖,这种平衡被严重扰乱和破坏。 在植物赤潮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赤潮水域中叶绿素a的含量pH值、溶解氧和化学耗氧量增加。 这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一些海洋生物无法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逸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另外赤潮生物的异常爆发式增殖,导致海洋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游动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发生异常或断裂,极大地破坏了主要经济渔业品种的饲料基础被破坏,食物链的正常循环。 海洋生物遭到破坏,鱼、虾、蟹、贝类渔场丧失,渔业产量大幅下降; 赤潮生物的异常爆炸性繁殖会导致鱼虾。 经济生物如贝类和其他经济生物的襟翼和鳃被机械阻塞,导致这些生物窒息死亡; 赤潮后期,大量赤潮生物死亡。 在细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区域海洋环境严重缺氧或产生硫化氢等有害化学物质。 海洋生物因缺氧或中毒而死亡; 此外,一些赤潮生物体内或代谢物中含有生物毒素,可直接毒害鱼、虾、贝类等生物。有些赤潮生物还会分泌一些可以在贝类中积累的毒素,统称为贝毒,其含量在食用时可能会超过人体可接受的水平。 这些贝类如果不慎食用,会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目前确定的贝类毒物有10多种,比眼镜蛇毒素高80倍,比普鲁卡因、可卡因等全身麻醉药强10万多倍。 据统计,全球已发生300多起贝类中毒事件,300多人死亡。

漂浮式水质监测站